成都, 2023年10月26日 — 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四川西北部中国成都市成功闭幕。成都成为继亚洲第二个举办此会的城市,也是中国首个举办此会的城市,此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科幻迷和产业内人士。
科幻小说一直是全球受欢迎的文学类型之一,它为创新和进步提供了灵感。尽管科幻文学已经有两个世纪的历史,但它的受欢迎程度依然不减。它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持久的全球现象?科幻和科技如何相互影响?最近科技日报主办的“青年与科技”活动上,三位专家分享了他们对此的见解。
Sci-Fi Inspiring Innovation
打开未来世界的窗口
许多人今天享受的新产品和技术,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科幻小说的世界,比如移动电话、3D打印、自动化、实时翻译和视频通话等,这些都丰富了现代生活,使生活变得更智能。
“科幻小说是第一个想象未来世界的渠道,通过它,人们可以参与到这个创新过程中来,”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家卡洛斯-安德烈斯·帕尔马说。
根据德国科学家托马斯·迈尔在中国科学院高压科学与技术先进研究中心的说法,科幻小说的一个独特功能就是培养科学、技术、工程和数学领域的未来人才。这就是社会为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。
迈尔上高中时读了儒勒·凡尔纳的经典小说《地心游记》,小说中一群地质学家想探索地球中心的奥秘,这激发了他,让他决定在大学学习物理学。今天,作为高压科学的专家,他在实验室里模拟和研究高压下物质的行为,试图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。
科幻小说作为催化剂
科幻小说已经开始关注人们今天面临的问题,比如人工智能、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。
科幻编辑兼“暖夜工作室”创始人丁时颖表示,人们可以根据看过或读过的科幻策略,做出更好的选择来应对这些问题。丁时颖的工作涉及科幻书籍的出版和传播,她强调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性。她希望科幻小说能为人们提供应对环境问题的纠正知识。
根据帕尔马的说法,科幻小说已经成为一种很重要的科普工具,因为它激发人们学习科幻世界背后的科学逻辑,思考如何实现这样的成就。
例如,有些作家关注未来城市将如何变化,人们将在那里生活。所以他们想象在太空建立未来城市。
“考虑到未来城市建设材料可能由机器人组装体制化生产,利用二氧化碳制成结构,类似于植物生长,”帕尔马解释说,“这种概念的实现可能需要至少两个世纪,主要原因是科学投入较低,通常占世界GDP的2%。”
“然而,科幻小说作为催化剂,驱动公众参与这些想象过程和材料的科学基础。反过来,公民可能会找到动力,呼吁增加科学进步的投入,用于和平与繁荣。这是一个值得加强的反馈循环。”帕尔马补充说。
沟通平台
尽管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创作环境很好,但其产量还是不高,丁时颖指出。
写科幻小说的一个挑战是,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背景。美国科幻大师艾萨克·阿西莫夫是生物化学家,英国著名作家阿瑟·C·克拉克是工程师。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也是如此。
迈尔表示,要产生影响力和启发性的作品,作者需要对科学有基本了解。
根据他的说法,科学界外的人想了解科学家在做什么研究。所以科学家可以从实验室走出来,通过演讲或在社交平台上制作简短的教育视频进行科普。
帕尔马主张促进科学家和科幻作家之间的交流,通过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,甚至建立公民与科学家之间的网络,这样人们就可以向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提出科学相关问题。这不仅有利于科幻作家,也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。应该制定破坏性政策和计划来促进这种交流。
但是,“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”。同样,科普和科幻小说的产出也很具挑战性,需要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。
丁时颖对年轻人说:“科幻小说培养人们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,而科普将这种探索转化为知识和理解。所以,科普或科幻小说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道路。”